第七十三章 玄武门-《诸天云游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智障闻言笑了,拍了拍胡商的肩膀,没有说话。胡商看着智障的背影,捋了捋浓密的胡子,嘟囔道:“这个和尚,真奇怪。”

    将钵盂和念珠揣回腰间,智障大步回到了清凉寺。在两个和尚奇怪的目光中,回到僧舍之中。脱下身上的月白僧袍,从床头取出一个包裹打开,里面也是一件淡黄色的麻布僧袍,除此之外还有件红底黄纹的袈裟。智障叹了口气,将衣服穿好,收拾的紧称利落,又将袈裟系在身上这才走出门外。僧舍的门旁有一只石墩,智障踩着它,将右手伸进房梁,用力一抽,房顶的茅草没了支撑,轰然落入屋内。这柄名为破城的长戟,重新出现在智障的手中。

    “多谢两位师兄四年来的照顾,贫僧感激不尽。缘起缘灭终不由人,今日一别后会无期,愿两位师兄多得福报,渡己渡人,往生极乐,早成正果。阿弥陀佛。”山门外,智障对着两位簇拥在门口的和尚起手作揖,真心祝告,说完智障便绕过院墙,走入清凉山。

    乌骓在清凉山内游逛了四年,一身筋肉却依然结实健壮,没有半点发胖的迹象,只不过颈项上的鬃毛已经快要拖地了。一人一马亲热了一番,智障拍着乌骓的脊背道:“跟了我快十年了吧,你依然神骏如昔,我却老了。”虬髯半卷,须发斑白,看起来有点像萧远山

    清凉山不高,也就是几百米的海拔,不过在没有高楼大厦的长安,站在清凉山顶还是能够体会一番一览众山小的感觉,整个长安城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。今天的夜空特别的干净,没有月光,所以星星都在卖力的闪耀着自己的光辉。西北隅的宫城灯火煌煌,似乎所有人都没有休息,在等待着什么事情的出现;城门处更是亮如白昼,巡城的士兵比以往多了一倍。山巅的乌骓无聊的打着哈欠,而智障则在它身边,端坐着,默默地念诵佛经。

    六月初四,诸事不宜,尤忌移徙、伺讼。因为李世民的报告,李渊下诏命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宫,并将长安的所有军队交予李世民调动,命他出城抵御渭水河畔的突厥、雁门以及楚国联军。诏令自寅时发出,直到卯时三刻,李渊还未见到李建成和李元吉,而此时长安城内则是一片肃杀。

    长安城内的百姓躲在自己家中,用被褥蒙住自己的头,甚至不敢去听门外官兵们的脚步声,胡商门则是小心翼翼的把窗子打开一个小口,偷窥街面上的动静,有些接到消息的则磨刀霍霍,准备在动 乱开始后,好好的发泄一下自己的破坏欲,顺便发一笔小财。军士们则穿过寂静的坊市,向玄武门的汇聚。门内,李世民端坐马上,面容冷峻一言不发,闭着眼睛朝着城门的方向。左右是两名黑壮的大汉护卫,十几名顶盔贯甲的将军分离两旁,身后是一千玄甲!

    太阳终于脱离了树木的遮蔽,爬上天空,玄武门外则响起了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。两名大汉扯出马槊,目光炯炯,军将们各自弯弓搭箭,直指玄武门;而李世民却还是安静的坐在那匹名为什伐赤的战马上,没有丝毫动静。终于,城外的马蹄声渐渐止息,肃杀之气透过城墙像一千玄甲头上压过来。“咚……!”伴随着牛皮大鼓沉闷的巨响,杀声四起,而乌骓也伴随着这一声响,从清凉山的山顶疾驰而下。

    一千玄甲是李世民最后的依仗,也是大唐最后的底牌。玄武门只是宫门,当然不如城门那般坚固,随着圆木的撞机,很快便四分五裂的破碎开来,三千多名突厥骑兵蜂拥而入,将李世民极其深厚的三千玄甲积压在城门内这片广场中。此时李世民终于睁开了眼睛,抬起了头,将目光对准了敌军阵前的李建成和李元吉,他的亲兄弟,也是大唐的太子和齐王。

    “勾结外族引狼入室,大哥,你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吗?”李世民皱着眉紧紧地盯着李建成斥道。

    “别在这惺惺作态,难道你会不明白,这一切都是你逼的!”李建成并未说话,惹却恼了一旁的李元吉,他抬起马槊遥指李世民的胸口骂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